1、庐山竹影几千秋,云锁高峰水自流。朱元璋《庐山诗》
2、最爱此君秋一片,湘江烟火晓初晴。仇远《花竹图》
3、自把玉钗敲砌竹,清歌一曲月如霜。高适《听张立本女吟》
4、水绕陂田竹绕篱,榆钱落尽槿花稀。张舜民《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》
5、万枝朝露学潇湘,杳霭孤亭白石凉。陈陶《竹十一首》
6、铜簧韵脆锵寒竹,新声慢奏移纤玉。李煜《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》
7、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刘长卿《送灵澈上人》
8、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王维《竹里馆》
9、绿竹含新粉,红莲落故衣。王维《山居即事》
10、且食勿踟蹰,南风吹作竹。白居易《食笋》
11、迸箨分苦节,轻筠抱虚心。柳宗元《巽公院五咏苦竹桥》
12、无数春笋满林生,柴门密掩断行人。杜甫《咏春笋》
13、圆紧珊瑚节,钐利翡翠翎。俨若青帝仗,矗如紫姑屏。皮日休《公斋四咏新竹》
14、筼筜竞长纤纤笋,踯躅闲开艳艳花。韩愈《答张十一功曹》
15、白帝城西万竹蟠,接筒引水喉不干。杜甫《引水》
16、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
17、千花百草凋零后,留向纷纷雪里看。白居易《题李次云窗竹》
18、佳人学得平阳曲。纤纤玉笋横孤竹。张先《菩萨蛮佳人学得平阳曲》
19、蜡炬风摇帘不下,竹影半墙如画。项鸿祚《清平乐池上纳凉》
20、竹影和诗瘦,梅花入梦香。王庭筠《绝句竹影和诗瘦》
21、竹叶于人既无分,菊花从此不须开。杜甫《九日五首其一》
22、竹枝歌罢篷窗掩,到此相思倍黯然。叶绍翁《送冯济川归蜀》
23、犹有桃花流水上,无辞竹叶醉尊前。刘禹锡《忆江南春去也》
24、已讶衾枕冷,复见窗户明。夜深知雪重,时闻折竹声。白居易《夜雪》
25、擢擢当轩竹,青青重岁寒。吕太一《咏院中丛竹》
26、此州乃竹乡,春笋满山谷。白居易《食笋》
27、旧时长见挥毫处,修竹幽兰取次分。仇远《题赵松云竹石幽兰》
28、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苏轼《记承天寺夜游/记承天夜游》
29、幽竹如人静,寒花为我芳。黎简《小园》
30、江上舍前无此物,幸分苍翠拂波涛。杜甫《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》
31、瞻彼淇奥,绿竹青青。《诗经》
32、试问宜楼楼下竹,年来应长新篁。张孝祥《临江仙试问宜楼楼下竹》
33、批竹初攒耳,桃花未上身。李贺《马诗二十三首》
34、无数春笋满林生,柴门密掩断人行。杜甫《三绝句》
35、寒竹秋雨重,凌霄晚花落。元稹《解秋十首》
36、不见野蔓草,蓊蔚有华姿。柳宗元《茅檐下始栽竹》
37、竹疏虚槛静,松密醮坛阴。张泌《女冠子露花烟草》
38、石笋如卓笔,县之山之巅。李白《题楼山石笋》
39、会须上番看成竹,客至从嗔不出迎。杜甫《咏春笋》
40、绿竹入幽径,青萝拂行衣。李白《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》
41、一旦心空忽归去,挺身特立化为玉。郑思肖《爱竹歌》
42、岁寒霜雪苦,含彩独青青。陈子昂《修竹篇》
43、不图结实来双凤,且要长竿钓巨鱼。王贞白《洗竹》
44、白沙留月色,绿竹助秋声。李白《题宛溪馆》
45、晚岁君能赏,苍苍劲节奇。薛涛《酬人雨后玩竹》
46、野竹交淇水,秋瓜蔓帝邱。司马光《送云卿知卫州》
47、玉润窗前竹,花繁院里梅。张九龄《立春日晨起对积雪》
48、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郑板桥《竹石》
49、却惊九陌轮蹄外,独有溪烟数十茎。秦韬玉《题竹》
50、竹怜新雨后,山爱夕阳时。钱起《谷口书斋寄杨补阙》
51、贞姿不受雪霜侵,直节亭亭易见心。马谦斋《水仙子咏竹》
52、野竹攒石生,含烟映江岛。翠色落波深,虚声带寒早。李白《姑孰十咏慈姥竹》
53、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陶弘景《答谢中书书》
54、石萝引古蔓,岸笋开新箨。李白《游水西简郑明府》
55、孤竹君穷犹抱节,赤松子嫩已生须。主人相爱肯留无。辛弃疾《浣溪沙种松竹未成》
56、乳燕入巢笋成竹,谁家二女种新谷。戴叔伦《女耕田行》
57、竹摇清影罩幽窗,两两时禽噪夕阳。朱淑真《初夏》
58、繁紫韵松竹,远黄绕篱落。刘禹锡《百花行》
59、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杨万里《夏夜追凉》
60、凭栏久,黄芦苦竹,拟泛九江船。周邦彦《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》
61、篱外清阴接药栏,晓风交戛碧琅玕。贾岛《竹》
62、修竹傍林开,乔松倚岩列。德隐《新秋晚眺》
63、秋声万户竹,寒色五陵松。李颀《望秦川》
64、闻说东风亦多情,被竹外、香留住。史达祖《留春令咏梅花》
65、竹叶于人既无分,菊花从此不须开。杜甫《九日》
66、梅花一树映疏竹,茅屋三间围短篱。陆游《初春漠漠春寒罢对棋》
67、筠竹千年老不死,长伴神娥盖江水。李贺《湘妃》
68、一节呼龙万里秋,数茎垂海六鳌愁。陈陶《竹十一首》
69、秋雨亦嫌秋热在,打荷飘竹为人来。杨万里《还家秋夕饮中喜雨》
70、明年再有新生者,十丈龙孙绕凤池。郑板桥《新竹》
71、片帆西去,一声谁喷霜竹。辛弃疾《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》
72、朝朝暮暮看不足,感得碧光透双目。郑思肖《爱竹歌》
73、新松恨不高千尺,恶竹应须斩万竿。杜甫《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,先寄严郑公五首》
74、六出飞花入户时,坐看青竹变琼枝。高骈《对雪》
75、沅溪夏晚足凉风,春酒相携就竹丛。王昌龄《龙标野宴》
76、隔岸好山罗数峰,绕檐修竹添深丛。王炎《用元韵寄周推萧法》
77、血染斑斑成锦纹,昔年遗恨至今存。杜牧《斑竹筒簟》
78、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苏轼《於潜僧绿筠轩》
79、瞻彼淇奥,绿竹如箦。《诗经》
80、团扇不摇风自举,盈盈翠竹,纤纤白苎,不受些儿暑。文征明《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》
81、残雪压枝犹有桔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欧阳修《戏答元珍》
82、傥咏幽兰曲,同欢黄竹篇。李世民《喜雪》
83、梅竹仅留三亩宅,桑麻方见万枝孙。陈著《偶成乌飞兔走傲昆仑》